顯微CT(Micro-CT)一般指微型CT
顯微CT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1.X射線發射與穿透:顯微CT采用微焦點X射線源發射高能量的X射線束,這些射線穿透待檢測的樣品。
2.X射線吸收差異:由于樣品內部不同組織或結構的密度和成分不同,它們對X射線的吸收率也不同。因此,X射線穿透樣品后,其強度會發生變化。
3.探測器接收與信號轉換:透射過樣品的X射線被探測器接收,探測器將接收到的X射線信號轉換為光信號,再進一步轉換為電信號和數字信號。
4.數據采集與圖像重建:通過旋轉樣品并在不同角度下進行掃描,獲取一系列的二維投影圖像。然后,利用計算機算法(如濾波反投影算法等)對這些二維投影圖像進行重建,生成樣品的三維內部結構圖像。
5.圖像后處理:對重建后的三維圖像進行濾波、分割等后處理操作,以增強圖像質量,便于后續的分析和觀察。
綜上所述,顯微CT通過發射X射線、穿透樣品、接收信號、數據采集與圖像重建以及圖像后處理等步驟,實現對樣品內部微觀結構的高分辨率成像。
顯微CT(Micro-CT)通常采用錐形X線束(Cone Beam)。采用錐形束不僅能夠獲得真正各向同性的容積圖像,提高空間分辨率,提高射線利用率,而且在采集相同3D圖像時速度遠遠快于扇形束CT。采用了與普通臨床CT不同的微焦點X線球管,分辨率高達幾個微米,僅次于同步加速X線成像設備的水平,具有良好的“顯微”作用。而高分辨率付出的代價是掃描樣品的體積很小,只有幾個厘米,體現其“微型”的一面。
下圖為納奧米檢測科技引進的日本NAOMi-CT 微型CT
顯微CT和工業CT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成像分辨率:顯微CT的成像分辨率遠高于工業CT。顯微CT可以達到微米(μm)級別,適用于觀察和分析微小樣本的微觀結構和特性,如微生物、骨骼、納米級材料等。而工業CT雖然也能生成清晰的三維圖像,但其分辨率通常不足以滿足對微小細節的觀察需求。
2.應用領域:顯微CT因其高分辨率,廣泛應用于醫學、藥學、生物、考古、材料、電子、地質學等領域的研究,特別是對那些需要高清晰度內部結構的樣品進行成像。工業CT則主要應用于汽車、材料、鐵路、航天、航空、軍工等產業領域,用于檢測大型工業產品的內部結構、組成、材質及缺損狀況。
3.樣品尺寸:工業CT適用于較大的樣品和工業產品,如大型零部件、機械構件、車輛部件等。而顯微CT則適用于尺寸合適的工業產品以及較小的樣品和微小結構的觀察。
4.檢測精度:在檢測精度方面,顯微CT由于其高分辨率,能夠捕捉到更微小的細節和結構,因此在需要高精度檢測的應用中更具優勢。工業CT雖然也能提供準確的檢測結果,但在對微小細節的檢測上可能不如顯微CT。
5.設備成本:由于顯微CT的技術要求和制造成本較高,因此其設備成本也相對較高。而工業CT則根據其檢測能力和應用范圍的不同,設備成本有所差異,但總體來說可能相對顯微CT更為經濟實惠。
綜上所述,顯微CT和工業CT在成像分辨率、應用領域、樣品尺寸、檢測精度和設備成本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。選擇哪種技術取決于具體的檢測需求和樣品特性。
更多檢測案例和Micro-CT/顯微CT知識,請訪問抖音號和公眾號naomi-ct,NAOMi-CT擁有全系列的顯微CT設備,納奧米科技為naomi-ct中國區總代理,為您提供更專業的技術服務、桌面式設備和CT分析處理軟件,歡迎致電咨詢:1727 999 5134。